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73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ABSTRACT

Videofilms of a foraging flying gurnard (Dactylopterus volitans) were collected at Itaipu, Niterói, RJ, Brazil. Analysis revealed details of the use of anterior parts of the pectoral fins which act as digging ‘hands’ to access infaunal prey items that are subsequently captured by oral suction feeding. Each pectoral fin has two distinct sections articulated separately on the pectoral girdle. The digging ‘anterior pectoral fin’ mainly consists of segmented and flexible fin rays but has an anterior robust unsegmented ray that provides an edge to the ‘hand’, allowing penetration of the substratum. The huge ‘posterior pectoral fins’ are supported by unsegmented rays. Most digging episodes involved one ‘hand’ and consisted of 1–7 cycles of movement with frequencies 1.15–3.74 cycles s?1. During a cycle, the ‘hand’ is moved forwards and medially above the substratum, then is twisted medially and simultaneously depressed so that the anterior unsegmented ray impacts and enters the substratum. The hand is then drawn backwards and laterally to disturb the substratum. To prevent upward pitching of the head during digging, the ‘posterior pectoral fins’ are both moved anteriorly and laterally to shift the centre of gravity forwards while the caudal and ?second dorsal fins continue to provide propulsive force.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矩形型钢弯曲变形过程及应力与应变等方面的关系的基础上,推导出工件曲率半径与工件回弹后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了凸模半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在[1]的基础上,将半群s的幂等元集E(S)由埋想推广为n-伪理想,然后来给出S的结构。本文未用到格林关系,因而证明有别于[1],而且[1]是我们的特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Weiss等发展的计算平均第一通过时间(简称MFPT)的新方法推广到由非马尔科夫多值噪声驱动的过程.为了简化,本文只限于研究矩形分布这一情形.通过一个重要实例,对MFPT进行了具体计算,并得到了显式解析表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推导出了混凝土多边形非均匀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的特征值,然后利用这些特征值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进行简化计算,并与两个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拟塑性流动的数值法-__在随动曲线坐标系下的能量法.运动学可能速度场、变形总功率泛函以张量形式表达在随动曲线坐标系上,通过优化可变参数使泛函达最小值,以求得变形过程中速度场、位移增量场和最终位移场.根据上述算法和所编制的FORTRAN程序,本文计算了平板间矩形坯压缩变形的位移场.计算结果得到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3个算子:移位算子、向前差分算子和恒等算子,将矩形域上Bernstein-Bézier曲面(B-B曲面)表示为更简洁直观的算子表示形式,并讨论了用算子表示的B-B曲面的各种性质,给出了相关的证明.结果表明,算子表示形式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矩形域B-B曲面的基本几何性质,也大大简化了相关结论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则*断面是研究半群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强正则*断面是正则*断面的加强.现通过研究矩形群的强正则*断面.利用已知强正则*断面的结构定理,给出了矩形群的强正则*断面的结构刻画和同构定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减摇鳍传统的按力矩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浪扰动力矩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改进.基于M atlab6.5对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控制方法能够大大降低船舶横摇,具有良好的减摇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圆管与扁管管肋效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简化计算法和数值计算法对圆管和扁管管片式换热器的肋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比较了2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重点分析了圆管与扁管管间距、肋片厚度对肋效率的影响。表明在纵横管间距乘积不变的条件下,随管间距的变化,肋效率有一极大值;在相同肋效率条件下,错排扁管管肋厚度小于其它结构的管肋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